摩根大通料Archegos
事件或让涉及的
银行
损失高达
100亿美元;摩根大通
分析师发布报告称,ArchegosCapital
强制平仓事件可能令涉及的银行损失50亿至100亿美元。
与Archegos有关的强制平仓产生的损失相比机构的贷款风险敞口将是“非常重大的”。
他们补充说,野村暗示
有可能损失
20亿美元,并且有媒体猜测
瑞信或损失30亿至40亿美元“并非不可能”。
分析师和投资者正试图搞清楚Archegos事件给银行所造成的最终损失,但由于杠杆交易的不透明性使这项工作变得更加困难近日,欧洲央行公布了为期6个月的
数字欧元咨询案意见结果,积极为发行数字欧元做准备,日本央行也正式启动了
数字
货币试验。
数字货币研发呈现加速态势。
随着数字化趋势的不断扩大,经济运行模式、社会分工架构、产业组织边界逐步改变,将从需求端重构金融服务模式,并对金融基础设施产生深刻影响。
货币与支付的数字化就是其核心要素之一。
就各国情况来看,数字货币演进呈现出3条路径,即私营
加密数字货币、民间
稳定币、央行
法定数字货币(CBDC)。
私营加密数字货币是基于数字原理,通过特定的算法产生的,如比特币、以太坊等。
稳定币由民间组织发行,拥有价格稳定机制,具有一定的“准公共性”,本质上仍属私营加密数字货币范畴,如脸书公司发起的数字货币便属此类。
最具有“公共品
属性”的是央行法定数字货币,国际清算银行将其划分为
零售型和批发型。
其中,零售型CBDC又可分为基于账户型和基于
通证(可流通的加密数字证明)型两类,都面向所有个体和公司发行,可以广泛用于小额零售交易;批发型CBDC则基于通证、面向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,用于金融机构之间的大额交易结算。
因此,前者的本质是数字现金,后者则是创新型支付清算模式。
目前,多数央行的CBDC仍处于研究或测试阶段,极少数国家已经落地发行。
通常来说,货币基本职能包括价值尺度、流通手段、支付手段、贮藏手段等。
就此来看,私营加密数字货币的“货币属性”很弱,更多是作为“另类资产”,绝大多数被认为尚未纳入监管而风险巨大。
民间稳定币兼有一定的资产属性和货币属性,由于其试图承担货币职能,预期将会迎来更加严格的监管。
CBDC则不仅仅是简单的“法币数字化”,而是试图在其中嵌入分布式账户或其他非传统技术。
客观来看,近年来各国零售支付的便利程度不断增加,诸多央行的快速支付系统建设进展明显,CBDC短期内可能仅作为一种补充性的支付手段。
未来数字货币能够跨境支付吗?多家央行对此高度关注,比如中国人民银行已与泰国央行、阿联酋央行等联合发起了“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”研究项目,
探索CBDC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。
不过,考虑到各国技术、规则、监管标准的差异性,短期内解决各国支付系统的互操作性矛盾并不容易。
我国的央行数字人民币具有双层运行、可控匿名等特点,相关创新尝试走在全球前列。
未来预计会更多着眼对国内零售支付体系的补充,兼顾跨境零售支付探索。
此外,也可依托国际组织来发展跨央行合作,如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有特别提款权(SDR)基础上,打造数字人民币参与、新技术支撑的eSDR或dSDR。
千里之行始于足下。
从账户到通证、国内到跨境、零售到批发、支付到贸易投资等,当下一次次测试,将为未来货币创新与市场选择奠定坚实基础。
美股
涨跌互见会议纪要
显示部分联储
官员愿意讨论减码
美国
股市收盘涨跌互见,国债收益率升高,因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在
4月会议上对美国复苏持
谨慎乐观态度,同时一些官员暗示愿在“某个时候”讨论收缩购债计划。
标普500指数连续第三日下跌,能源和原材料类股跌幅最大,因通胀恐慌和货币刺激力度收缩的担忧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暴跌。
纳斯达克100指数小幅上涨,受Facebook和Alphabet等科技股尾盘上涨的提振。
美联储4月会议记录显示,鉴于
经济复苏继续快速推进,“多位”美联储官员似乎
准备开始考虑调整货币政策。
4月政策会议后出炉的数据显示经济状况已有所改变。